行业新闻

新闻中心

23年行业深耕细作,见证成长历程

行业新闻

注塑MES系统如何记录操作人员的操作步骤?

2025.11.18       阅读:77

结合注塑生产全流程特性与MES系统技术架构,操作人员的操作步骤记录核心是通过 “身份 - 任务 - 设备 - 物料” 四维绑定实现全链路可追溯,具体可拆解为生产准备、批量生产、质量管控三大阶段的闭环记录体系:


一、操作记录的核心实现逻辑


基于 “人 - 机 - 料 - 法” 协同原则,通过前置认证→动作触发→数据归档→关联追溯四步实现操作留痕,所有记录与工单(WO)、原料批次(LOT)、设备编号(EQP)强制绑定。


二、分阶段操作记录实现方案


(一)生产准备阶段


  • 身份与权限绑定

操作工通过工位终端刷工卡 / 人脸识别登录,系统校验岗位资质(如注塑操作工仅能执行加料、取件操作);

调机技术员额外需通过工艺权限认证,方可进入参数设置界面。

  • 物料领用操作记录

扫描原料批次条码(含内部编码 IN-LOT-XXXX)与工单条码,系统自动记录:

操作人:张三(ID:OP001) | 时间:08:15:32 |

动作:领用PP料(T36F) | 批次:IN-LOT-20240501-001 |

数量:50kg | 关联工单:PO-20240502-003

预处理环节(干燥 / 混料)需二次扫码绑定设备(如干燥机 DR-05),记录工艺参数(温度 80℃、时长 2h)与操作员信息。

  • 设备调试操作记录

调机技术员通过MES调用《注塑工艺指导书》,设置参数时系统自动留痕:

注射压力从 120bar 调整至 135bar(操作人:李工,时间 09:02:18);

模具安装后扫码模具编号(M021),记录试模 1-2 次的开合模状态。


(二)批量生产阶段


  • 自动化触发记录

通过 PLC 集成采集设备动作:开机(OP001,09:30:00)、熔胶启动(系统自动关联螺杆转速 50rpm)、顶出动作(计数 + 1);

原料耗尽时,料斗传感器触发补料提醒,扫码新批次原料后系统自动记录换料节点。

  • 人工操作强制上报

每 10 模自检需在 PDA 录入:“外观无缩痕”(OP001,10:15:47)或 “发现飞边,已停机”(触发异常代码 E03);

换班时需执行 “工位交接” 操作,系统生成交接记录(含当前工单进度、设备状态)。


(三)质量与收尾阶段


  • 质检操作绑定

首件检验需扫码成品条码(FIN-LOT-XXXX),质检员录入:“尺寸 φ20.05mm(公差 ±0.1),合格”(关联调机参数记录);

不合格品处理需选择原因(如 “缺胶”),系统自动追溯对应注塑参数(如注射时间 1.2s<标准 1.5s)。

  • 生产收尾记录

停机操作触发参数冻结:“料筒温度降至 150℃(操作人:OP001,16:45:00)”;

系统自动生成操作人员日报:工单完成率 98%、自检次数 23 次、异常处理 2 次。


三、数据结构化存储与追溯能力


人员信息

  • 核心字段:操作员 ID、岗位、登录时段

  • 关联对象:工位编号、权限组

操作行为

  • 核心字段:动作类型(加料 / 调参 / 自检)、时间戳

  • 关联对象:工单 ID、设备编号

工艺数据

  • 核心字段:参数变更前后值、工艺配方号

  • 关联对象:原料批次、模具号

质量结果

  • 核心字段:检验项、合格率、缺陷代码

  • 关联对象:成品批次、质检员

追溯示例

输入成品批次 FIN-LOT-20240502-003-01,可定位到:

  • 注塑操作工 OP001 在 10:00-12:00 执行取件操作;

  • 调机技术员李工于 09:05 调整保压压力至 80bar;

  • 所用原料批次 IN-LOT-20240501-001 的干燥记录。


这套机制不仅满足 IATF 16949 等合规要求,更能通过操作数据反向优化 SOP(如某操作工频繁出现补料延迟,可针对性培训)。若需进一步了解某环节的具体配置(如 PLC 接口协议选型、PDA 扫码流程设计)


目录