新闻中心
23年行业深耕细作,见证成长历程
23年行业深耕细作,见证成长历程
2025.09.01 阅读:9
MES系统(制造执行系统)实现生产过程可追溯化,核心是通过全流程数据采集、结构化数据关联、可视化追踪与逆向溯源四大环节,构建从 “原料入厂” 到 “成品出厂” 的全生命周期数据链,确保任一环节的问题可定位、责任可追溯、原因可分析。其具体实现逻辑和关键手段如下:
可追溯的基础是 “数据不遗漏”,MES系统通过多种采集方式,获取生产全流程的关键信息,覆盖 “人、机、料、法、环、测(5M1E)” 六大要素。
关键采集信息:物料编码、批次 / 序列号、入厂时间、供应商、质检结果
常用采集方式:条码 / RFID 扫描、ERP 系统对接(自动同步物料信息)
关键采集信息:设备编号、运行状态、加工参数(如温度 / 转速)、故障记录
常用采集方式:设备传感器对接(IoT)、PLC 数据采集、人工补录
关键采集信息:员工编号、操作工位、操作时间、操作内容
常用采集方式:人脸识别 / 刷卡登录、工位终端签到
关键采集信息:工艺编号、工序顺序、参数标准(如压力 / 时长)、变更记录
常用采集方式:MES系统预设工艺模板、工艺变更审批后自动同步
关键采集信息:车间温度、湿度、洁净度
常用采集方式:环境传感器实时采集、定期人工记录上传
关键采集信息:检测工位、检测项目、检测结果(合格 / 不合格)、不良原因
常用采集方式:质检终端录入、检测设备数据对接(如光谱仪)
采集的数据需通过唯一标识(如批次号、序列号、工单编号) 进行关联,形成 “树状 + 链式” 的追溯模型,确保 “一物一码、一码到底”。常见的关联逻辑有 3 类:
以 “物料批次号” 为核心,关联全流程数据,形成 “批次追溯链”:
原料批次A → 投入工单101(工序 1:混合→工序 2:成型→工序 3:检测)→ 产出半成品批次B → 投入工单102 → 产出成品批次C
正向追溯:查 “成品批次 C” 可关联到所用的 “半成品 B”“原料 A”、加工设备(如成型机 03)、操作人员(李工)、质检记录(工序 3 合格);
逆向追溯:若 “原料 A” 检出问题,可快速定位到使用该原料的 “半成品 B” 和 “成品 C”,避免批量召回遗漏。
为每个成品、关键部件分配唯一序列号,实现 “单品级追溯”,数据关联更精细:
成品序列号S1001 → 关联部件(主板 SN:M2001、屏幕 SN:P3001)→ 主板 M2001 关联 “加工设备 05”“焊接参数 220V”“质检人员王工”→ 屏幕 P3001 关联 “供应商 XX”“入厂质检合格”
应用场景:若某手机(SN:S1001)出现屏幕故障,可逆向追溯到屏幕供应商、入厂质检记录、组装工位,判断是供应商问题还是组装问题。
以 “生产工单” 或 “工位” 为核心,关联该工单下所有物料、操作记录:
工单20240508-01(生产锂电池)→ 关联 “正极材料批次 X”“负极材料批次 Y”→ 各工位(搅拌工位 01、涂布工位 02)的操作时间、参数、操作人员→ 最终产出 “锂电池批次 L01”
特点:侧重 “流程合规性追溯”,如制药行业可追溯某批次药品是否按 GMP 规范在指定工位、指定参数下生产。
MES系统通过内置工具将 “数据链” 转化为 “可查询、可展示” 的追溯结果,避免数据碎片化,提升追溯效率。
用户可通过 “成品编码、批次号、序列号、工单号” 等任一维度发起查询,系统自动生成 “追溯报告”,包含:
物料流向:从原料到成品的每一步流转记录(时间、地点、经手人);
生产记录:加工设备、工艺参数、操作人、生产时间;
质量记录:各环节质检结果、不良处理记录(如返工 / 报废);
文档关联:如原料合格证、设备校准报告、工艺文件版本。
通过MES系统的 “追溯看板” 实时展示生产链路,支持图形化呈现:
甘特图:展示某工单的工序进度及各环节关联物料;
流程图:以 “节点 + 箭头” 展示成品与原料、部件的关联关系;
预警提示:若某批次物料存在风险,看板会高亮标注使用该物料的成品 / 半成品,提醒优先处理。
MES系统支持将追溯数据导出为标准化报表(如 Excel、PDF),满足行业合规要求(如食品行业的《食品安全法》、汽车行业的 IATF16949):
示例:食品企业需保存 “原料来源、生产过程、检验结果” 等追溯记录至少 2 年,MES 可自动归档这些数据,便于监管部门检查。
若数据缺失或错误,追溯会失去意义,MES系统通过以下方式保障数据质量:
扫码采集时,系统自动校验 “物料编码是否存在”“批次号是否在有效期内”,避免人工录入错误;
设备数据采集时,若参数超出预设范围(如温度>300℃),系统实时报警,确保采集的是 “有效工艺数据”。
关键追溯数据(如质检结果、工艺参数)录入后,系统记录 “修改人、修改时间、修改前内容”,部分行业(如制药)可对接区块链技术,实现数据 “上链存证”,彻底杜绝篡改。
与 ERP 系统对接:同步原料入厂、成品出库数据,避免 “物料信息断层”;
与 WMS 系统(仓库管理系统)对接:同步物料库位、出库时间,确保 “物料流转记录完整”;
与 QMS 系统(质量管理系统)对接:同步质检结果,避免 “质量数据孤立”。
质量问题定位与召回:某批次零件检测出缺陷,通过MES系统追溯到使用该零件的 100 台成品,仅召回这 100 台,而非全批次,降低损失;
供应商管理:若多次从供应商 A 采购的原料出现问题,通过追溯记录可量化其不良率,作为供应商考核依据;
生产工艺优化:追溯某成品的多批次生产数据,发现 “设备 02 加工的产品不良率低”,可推广该设备的工艺参数;
合规审计:监管部门检查时,通过MES系统导出追溯报表,快速证明生产过程符合行业规范(如 GMP、ISO)。
综上,MES系统实现生产可追溯的本质是 “以数据为核心,以关联为逻辑,以工具为手段”,将生产过程从 “黑箱” 变为 “透明可控”,既满足合规要求,又为质量改进、效率提升提供数据支撑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