行业新闻

新闻中心

23年行业深耕细作,见证成长历程

行业新闻

MES系统如何帮助汽车零部件企业进行质量管理

2025.09.04       阅读:11

在汽车零部件制造领域,质量管理直接关系到整车安全、合规性及品牌声誉,而MES(制造执行系统) 作为连接企业计划层(ERP)与生产现场的 “桥梁”,通过对生产全流程的数据采集、监控、追溯及分析,构建了一套 “预防 - 控制 - 改进” 的闭环质量管理体系,精准解决零部件企业在质量管控中的核心痛点(如追溯难、过程失控、数据分散、响应滞后等)。


一、核心作用


汽车零部件企业的质量管理痛点集中在:来料不知根、过程难监控、不良难追溯、改进无数据。MES系统通过以下五大维度,将质量管理嵌入生产全流程,实现 “事前预防、事中控制、事后可追溯”。


来料检验(IQC)


  • 传统模式痛点:纸质记录易丢失,供应商质量数据分散,无法快速关联后续不良

  • MES系统解决方案:

  1. 扫码录入来料批次、供应商、规格等信息;

  2. 自动调取该供应商历史质量评级及同类物料不良记录;

  3. 检验结果实时录入,不合格物料自动锁定(禁止入库 / 投产)

  • 核心价值:杜绝 “问题原料” 流入生产线,建立供应商质量档案,优化供应链


过程检验(IPQC)


  • 传统模式痛点:人工巡检依赖经验,关键参数无法实时监控,异常发现滞后

  • MES系统解决方案:

  1. 实时采集设备参数、工艺参数(如焊接温度、扭矩、尺寸公差);

  2. 设定质量阈值,超限时自动停机 / 报警;

  3. 强制按检验计划执行巡检,未完成检验无法进入下一工序

  • 核心价值:避免 “批量不良”,将质量问题控制在萌芽阶段


成品检验(FQC)


  • 传统模式痛点:检验标准不统一,合格 / 不合格判定依赖人工,数据无法实时统计

  • MES系统解决方案:

  1. 自动加载对应零部件的检验标准(如 AQL 抽样方案、尺寸 / 性能指标);

  2. 检验数据(如检测报告、试验结果)与产品批次 / 序列号绑定;

  3. 自动生成合格证,不合格品进入返工 / 报废流程并记录原因

  • 核心价值:确保出厂产品 100% 符合客户 / 行业标准(如 ISO/TS 16949)


质量追溯


  • 传统模式痛点:出现质量问题时,需人工翻查单据,无法快速定位根源

  • MES系统解决方案:

  1. 构建 “原料 - 生产 - 检验 - 出库” 全链条追溯链;

  2. 输入产品序列号 / 批次号,可反向查询所用原料、设备、操作人员、工艺参数;

  3. 正向追溯:某批次原料不合格时,快速锁定所有使用该原料的成品

  • 核心价值:大幅缩短质量问题排查时间,降低召回成本(如汽车零部件召回)


质量分析与改进


  • 传统模式痛点:质量数据分散在 Excel / 纸质中,无法形成趋势分析,改进缺乏依据

  • MES系统解决方案:

  1. 自动生成质量报表(如 PPM 不良率、一次合格率、TOP 不良原因);

  2. 用 SPC(统计过程控制)分析工艺波动趋势;

  3. 关联 8D/PDCA 等质量改进工具,跟踪问题整改进度

  • 核心价值:从 “被动应对” 转向 “主动预防”,持续提升产品质量稳定性


二、具体应用场景


汽车零部件品类繁多(如发动机部件、电子控件、底盘件、内饰件等),不同部件的质量管控重点不同(如机械件关注尺寸公差,电子件关注性能稳定性),MES系统通过灵活配置,适配多样化需求。


1. 关键工序质量闭环管控


发动机缸体的孔径、平面度等关键尺寸直接影响发动机性能,传统模式依赖人工抽样检测,易遗漏不良品。MES 应用:


  • 实时数据采集:通过机床自带的传感器或外接测量设备(如三坐标测量仪),将加工后的尺寸数据自动上传至 MES,无需人工录入;

  • 动态阈值监控:预设尺寸公差范围(如孔径公差 ±0.02mm),当连续 3 个工件接近公差上限时,MES 自动向班组长发送预警,提示调整设备参数;

  • 工序防错:若某台机床加工的工件连续出现 2 个不合格品,MES 直接锁定该机床,禁止继续生产,直至技术人员排查(如刀具磨损、夹具松动)并解锁。


2. 全链条质量追溯


汽车主机厂(如大众、丰田)对零部件的追溯要求严格,需实现 “从零件到整车” 的正向追溯,以及 “从问题零件到所有关联产品” 的反向追溯。MES 应用:


  • 唯一标识管理:为每个零部件(或批次)分配唯一的 “追溯码”(如二维码 / SN 码),记录:

  • 来料端:原料批次号、供应商名称、来料检验报告编号;

  • 生产端:加工设备编号、操作人员工号、各工序工艺参数(如热处理温度、焊接时间)、过程检验结果;

  • 检验端:成品检测数据、试验报告(如疲劳测试、耐温测试);

  • 快速追溯:当主机厂反馈某批次零部件存在缺陷时,通过 MES 输入该批次追溯码,可在 5 分钟内完成:

  • 反向追溯:查出该批次原料用于哪些成品批次、已交付给哪些主机厂 / 仓库;

  • 根源定位:确定是原料问题(供应商某批次钢材杂质超标)、还是工艺问题(某台设备温度控制系统故障)。


3. 供应商质量协同管理


汽车零部件企业的质量问题约 30% 来自上游供应商(如原材料、外购件),MES系统可打通与供应商的质量数据链路。MES 应用:


  • 供应商质量评级:将每批次来料的检验结果(合格 / 不合格率、不良类型)自动关联至供应商档案,MES 定期生成《供应商质量排名表》,为采购部门淘汰劣质供应商提供依据;

  • 质量问题协同:当来料检验发现不合格(如某批次连接器接触不良),MES 自动向对应供应商发送 “质量整改通知”,并跟踪其整改报告提交进度、整改效果验证结果,形成闭环管理。


4. 质量合规性管理


汽车零部件行业受严格法规约束(如欧盟 REACH 法规、中国《汽车零部件产品质量监督管理办法》),主机厂也会对供应商进行 IATF 16949 体系审核,MES 可简化合规性工作。MES 应用:


  • 自动生成合规报告:MES 积累的质量数据(如检验记录、追溯信息、不合格品处理记录)可自动生成符合 IATF 16949 要求的报表,避免人工整理报表的疏漏;

  • 电子签章与存档:所有质量文档(如检验报告、整改报告)在 MES 中电子存档,支持按时间、产品型号、审核类型快速检索,满足主机厂现场审核时的调阅需求。


三、核心优势


降低质量成本


通过 “事前预防”(如来料拦截、过程预警)和 “快速追溯”,减少不合格品返工 / 报废成本,以及因质量问题导致的客户索赔、召回损失。据行业数据,部署 MES 后,零部件企业的不良品率(PPM)平均下降 20%-30%。


提升客户信任度


主机厂在选择零部件供应商时,“全流程追溯能力” 和 “质量稳定性” 是核心考核指标。MES 提供的追溯数据、质量报表可作为企业竞标时的 “硬实力” 证明,帮助拿下更多订单。


数据驱动持续改进


MES 将分散的质量数据(如设备参数、不良原因、检验结果)转化为可视化报表(如 “月度 TOP3 不良原因分析图”“某工序 CPK 值趋势图”),帮助管理层精准识别薄弱环节(如某台设备导致 50% 的尺寸不良),推动针对性改进。


适配柔性生产需求


汽车零部件企业常面临 “多品种、小批量” 生产(如为不同车型配套零部件),MES 可快速切换不同产品的质量检验标准、追溯规则,无需人工重新梳理流程,提升生产柔性。


四、实施建议


  • 明确核心需求:优先聚焦企业最迫切的质量痛点(如追溯难、过程失控),避免盲目追求 “大而全”,初期可先部署 “数据采集 + 追溯 + 过程预警” 模块,再逐步扩展。

  • 打通数据链路:确保 MES 与上游 ERP(采购数据、订单数据)、下游 SCM(供应链数据)、设备管理系统(设备参数)、检测设备(检验数据)的对接,避免 “数据孤岛”。

  • 强化人员培训:MES 的落地效果依赖一线员工(如操作工、检验员)的规范使用,需培训员工掌握 “扫码追溯”“实时报工”“异常上报” 等操作,避免因操作不规范导致数据失真。


总之,MES系统为汽车零部件企业的质量管理提供了 “数字化工具”,其核心价值不仅是记录质量数据,更是通过对生产全流程的 “透明化、可控化、可追溯化”,将质量管理从 “被动救火” 转变为 “主动预防”,最终实现产品质量、生产效率与客户满意度的同步提升。


目录