新闻中心
23年行业深耕细作,见证成长历程
23年行业深耕细作,见证成长历程
2025.09.03 阅读:13
在注塑生产场景中,原料批次追踪是保障产品质量追溯、合规管理(如医疗、汽车行业的 IATF 16949)及异常溯源(如原料不良导致的批量缺陷)的核心环节。注塑MES系统通过“数据关联 + 流程嵌入 + 硬件集成”的方式,实现从原料入库到成品出库全链路的批次追踪,具体流程可拆解为以下 6 个关键步骤,覆盖原料全生命周期:
原料进入工厂时,MES系统首先为每一批次原料创建唯一的 “数字档案”,关联核心信息,确保后续追踪的 “源头可查”。
仓库人员通过MES系统的 “原料入库模块”,录入供应商提供的原料批次号(如供应商生产批次 LOT-20240501-001)、原料型号(如 PP 料 T36F)、生产日期、保质期、供应商名称、质检报告编号等关键信息。
系统自动生成内部批次编码(可与供应商批次号关联,如 IN-LOT-20240501-001),避免不同供应商批次号格式冲突,同时绑定原料的 “物料编码”(MES系统中原料的唯一标识)。
MES系统对接条码打印机,为每批原料生成唯一的批次条码 / 二维码标签,贴在原料包装(如料袋、料桶)上。标签包含 “内部批次编码 + 物料编码 + 核心属性”,后续环节可通过扫码快速调取批次信息,减少人工录入错误。
若原料需质检(如外观、熔融指数测试),MES系统会将 “质检结果”(合格 / 不合格)与批次号绑定:
合格原料:系统解锁入库权限,分配库位(如原料仓 A 区 01 货架),并更新 “批次库存状态” 为 “可用”;
不合格原料:系统标记 “冻结”,禁止出库,并触发退货流程,确保不良原料不流入生产。
注塑车间领用原料时,MES系统通过 “任务关联” 将原料批次与具体生产订单绑定,明确 “哪批原料用于哪批产品”。
生产计划员在MES系统中下达生产订单(如订单号 PO-20240502-003,生产 “汽车仪表盘支架”),系统自动计算所需原料种类及数量(如 PP 料 500kg)。
车间领料员通过MES系统提交 “领料单”,选择对应生产订单,系统自动筛选 “库存可用” 的原料批次,并显示批次的保质期、库位等信息,避免领用临期或不合格原料。
领料员到仓库领料时,使用 PDA(手持终端)扫描原料包装上的批次条码,MES系统自动校验:
确认原料批次是否与领料单匹配、库存是否充足;
校验通过后,系统将 “原料批次号” 与 “生产订单号” 强制绑定,生成 “领用记录”(含领用时间、领料人、数量),并扣减对应批次的库存。
若同一生产订单需领用多批原料(如 500kg 需分 2 批领用:IN-LOT-20240501-001 和 IN-LOT-20240501-002),MES系统会记录 “每批原料的领用数量”,并在后续工序中关联至同一订单,确保 “多批次可追溯”。
注塑前的原料预处理(如干燥、混色、搅拌)是关键环节,MES系统需追踪 “哪批原料在哪个设备上经过何种工艺处理”,避免因预处理不当(如干燥温度不足)导致的质量问题。
预处理设备(如干燥机、混料机)需与MES系统对接(通过 PLC 或传感器),领料员将原料投入设备前,扫描 “原料批次条码” 和 “设备编号条码”,MES系统自动记录 “批次 - 设备” 关联关系。
操作员在MES系统中选择对应 “预处理工艺配方”(如 PP 料干燥温度 80℃、时间 2 小时),系统将 “工艺参数 + 处理时间 + 操作员” 与原料批次绑定,生成 “预处理记录”。
若设备自带传感器(如温度传感器),MES系统会实时采集设备运行参数,与设定参数对比,若出现偏差(如温度降至 70℃),系统会报警并暂停处理,同时记录偏差信息至批次档案,便于后续追溯。
预处理完成后,原料转入 “暂存区” 或直接送至注塑机料斗,操作员通过MES系统扫描 “批次条码” 和 “暂存区库位 / 注塑机编号”,更新批次的 “当前位置”,确保 “原料流向可查”。
注塑环节是 “原料转化为成品” 的核心,MES系统需将原料批次与 “注塑机、模具、成品批次” 深度绑定,实现 “成品反向追溯原料”。
原料(预处理后)加入注塑机料斗前,操作员扫描 “原料批次条码” 和 “注塑机编号”,MES系统:
校验该原料批次是否已完成预处理(避免未处理原料直接使用);
记录 “批次 - 注塑机” 关联关系,并关联至当前生产订单。
注塑机开始生产后,MES系统根据 “生产订单” 自动生成成品批次号(如 FIN-LOT-20240502-003-01),并将 “原料批次号” 与 “成品批次号” 一对一 / 一对多绑定(如 1 批原料生产多批成品,或多批原料生产 1 批成品)。
若生产过程中更换原料批次(如料斗原料用完,补充新批次),操作员需重新扫描新批次条码,MES系统会记录 “成品批次对应的多原料批次及各自用量”(如成品批次 FIN-LOT-001 含原料 A 300kg、原料 B 200kg)。
MES系统实时采集注塑机的生产数据(如注射压力、保压时间、模温),并将这些数据与 “原料批次 + 成品批次” 绑定。若后续成品检测不合格,可通过成品批次追溯至该批次原料对应的注塑工艺参数,判断是否因工艺或原料导致缺陷。
成品生产完成后,MES系统通过检测环节验证质量,并将 “检测结果” 与原料批次关联,最终完成入库,形成 “原料 - 成品” 的追溯闭环。
质检人员在MES系统中选择 “成品批次号”,录入检测结果(如尺寸合格、外观合格 / 不合格),系统自动关联该成品批次对应的 “原料批次”。
若某成品批次检测不合格(如尺寸超差),可通过MES系统反向追溯:
查看该成品使用的原料批次(如 IN-LOT-20240501-001);
进一步查看该原料批次的预处理工艺、注塑参数,判断是否为原料本身问题(如原料纯度不足)或工艺问题。
若因原料问题导致成品不合格(如原料含杂质),MES系统可通过 “原料批次” 快速筛选出 “使用该批次原料的所有成品批次”(包括已入库和在产),触发 “批次锁定”,避免不合格品流入市场。
合格成品入库时,MES系统扫描 “成品批次条码” 和 “库位条码”,生成 “成品入库记录”,同时整合该成品对应的 “原料批次、预处理记录、注塑记录、检测记录”,形成完整的追溯档案。用户可通过MES系统输入 “成品批次号” 反向查原料,或输入 “原料批次号” 正向查所有成品,实现 “双向追溯”。
MES系统提供多维度的查询与报表功能,帮助企业快速定位批次信息,满足合规与管理需求:
批次追溯查询:支持 “原料批次→成品批次”“成品批次→原料批次”“原料批次→设备 / 工艺” 等多维度查询,例如输入原料批次 IN-LOT-20240501-001,可查看该批次用于哪些生产订单、生产了哪些成品、当前成品库存 / 出库状态。
异常追溯报表:当出现原料不良时,系统自动生成 “不良原料影响报表”,显示该批次原料涉及的成品批次、数量、出库客户等信息,便于快速召回或处理。
合规报表:针对医疗、汽车等行业的合规要求,生成 “原料批次追溯报告”,包含原料来源、生产过程、检测结果等全链路信息,满足审计需求。
通过以上流程,注塑MES系统可实现原料批次从 “入库 - 领用 - 预处理 - 注塑 - 成品 - 出库” 的全链路透明化追踪,不仅能快速定位质量问题根源,还能满足行业合规要求,降低因原料问题导致的生产损失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