行业新闻

新闻中心

23年行业深耕细作,见证成长历程

行业新闻

MES系统如何优化设备维护?提高维护效率并减少停机!

2025.09.09       阅读:19

MES(制造执行系统)通过整合设备数据、打通信息链路、联动生产计划,将设备维护从传统的 “被动抢修” 升级为 “预测性 + 预防性” 的主动管理模式,核心优化逻辑围绕 “减少停机时间、延长设备寿命、降低维护成本” 展开。


一、设备状态 “实时透明化”


传统设备维护的核心痛点是 “状态不透明”—— 无法及时发现设备异常,往往等到故障停机后才被动处理。MES通过实时数据采集与可视化监控,解决这一问题:


  • 多维度数据采集:通过 IoT 传感器(如振动、温度、电流传感器)、PLC(可编程逻辑控制器)、机床自带接口等,实时采集设备的运行参数(如转速、加工精度)、状态信号(如 “运行 / 待机 / 故障”)、关键部件损耗数据(如刀具磨损量、轴承温度),数据更新频率可精确到秒级。

  • 可视化监控看板:在车间大屏、管理人员终端生成设备状态看板,清晰展示每台设备的实时状态(绿色 = 正常、黄色 = 预警、红色 = 故障)、累计运行时长、当前负载率等信息;支持点击设备图标查看历史数据曲线(如近 24 小时温度变化趋势),让维护人员无需到现场即可掌握设备健康状况。

  • 异常实时告警:当设备参数超出预设阈值(如电机温度超过 80℃、主轴振动值超标),MES 会立即触发告警(车间声光报警、手机 APP 推送、邮件通知),并明确标注异常类型(如 “主轴温度过高”)、关联设备位置(如 “2 号车间 3 号数控机床”),引导维护人员快速响应,避免小问题演变为大故障。


二、维护计划 “精准化”


传统 “定期维护”(如每月停机检修 1 次)存在两大问题:一是维护过早(设备仍正常运行,造成人力 / 备件浪费),二是维护滞后(设备已接近故障,仍未检修)。MES 通过数据驱动的预防性维护计划,实现 “按需维护”:


  • 基于设备生命周期的计划生成:MES结合设备的出厂参数(如设计寿命、推荐维护周期)、实际运行数据(如累计运行时长、加工产品数量)、历史故障记录,自动生成个性化维护计划。例如:

  1. 对高负载设备(如每日运行 16 小时的冲压机),将润滑维护周期从 30 天缩短至 20 天;

  2. 对低负载设备(如每日运行 4 小时的检测仪器),将整机检修周期从 90 天延长至 120 天,避免过度维护。

  • 与生产计划联动调整:传统维护常与生产冲突(如临时停机检修导致订单延误)。MES 可读取生产排程数据,在 “非关键生产时段”(如夜间、订单间隙)推送维护任务。例如:若 3 号机床次日上午无生产任务,MES会将其 “刀具更换” 维护任务自动调整至次日凌晨,既不影响生产,又完成维护。

  • 维护任务可视化管理:在 MES系统中生成维护任务清单,明确标注任务类型(如 “润滑”“更换滤芯”“精度校准”)、负责人、截止时间、所需备件(如 “型号 XX 的轴承”);维护人员通过移动端接收任务,完成后上传现场照片(如更换后的备件)、填写维护记录,管理人员可实时跟踪任务进度(如 “已完成 80%”),避免任务遗漏。


三、故障处理 “高效化”


设备故障后的 “抢修效率” 直接影响生产损失 —— 停机 1 小时可能导致数万元产值损失。MES通过故障溯源、资源联动,将故障处理时间压缩 30% 以上:


  • 故障快速溯源:设备停机后,MES自动调取该设备的历史数据(如故障前 10 分钟的温度 / 振动曲线、近期维护记录、加工产品类型),生成 “故障分析报告”,辅助维护人员定位原因。例如:若某机床频繁断刀,系统可关联显示 “近 3 天加工的都是高强度合金材料,且刀具已累计加工 500 件(超过推荐寿命 400 件)”,快速锁定 “刀具磨损超限” 的故障原因。

  • 维护资源智能调度:

  1. 人员调度:MES根据维护人员的技能标签(如 “擅长数控机床维修”“持有高压电工证”),自动匹配距离故障设备最近、技能匹配的维护人员,避免 “派错人” 导致的时间浪费;

  2. 备件调度:系统实时关联 “备件库存模块”,若故障需更换备件(如 “型号 YY 的电机”),可立即查询到备件所在仓库(如 “1 号备件库 A 区”)、库存数量,若库存不足,自动触发备件申购流程,减少 “等备件” 的停机时间。

  • 故障知识库沉淀:每次故障处理完成后,维护人员需在MES中记录 “故障现象 - 原因 - 解决方案 - 所用备件”(如 “主轴异响 - 轴承磨损 - 更换轴承型号 XX - 耗时 1.5 小时”),形成企业专属的故障知识库。后续遇到同类故障,维护人员可直接检索知识库,快速复用成熟方案,避免重复排查。


四、备件管理 “精细化”:


备件管理是设备维护的 “后勤保障”—— 备件不足会导致故障无法及时修复,备件过多则占用资金、仓储空间。MES通过备件与维护需求的联动,优化备件管理:


  • 备件需求精准预测:MES根据设备维护计划(如 “未来 1 个月有 20 台设备需更换滤芯”)、历史故障备件消耗数据(如 “每月平均消耗 15 个型号 XX 轴承”),自动生成备件需求预测,指导采购部门按需采购,避免 “盲目囤货”;

  • 备件库存实时同步:系统实时更新备件的入库、出库、领用记录(如 “3 号维护人员领用 1 个型号 YY 电机”),确保维护人员查询时的库存数据真实准确,避免 “到了仓库才发现没备件” 的情况;

  • 备件生命周期管理:对有保质期的备件(如润滑油、密封件),MES记录其入库时间、保质期,到期前自动提醒 “备件即将过期”,优先调度临近保质期的备件用于维护,减少浪费;同时,对长期闲置的备件(如超过 6 个月未领用),系统提醒 “优化库存”,避免资金占用。


总结:MES优化设备维护的核心价值


MES并非单纯的 “维护工具”,而是通过 “数据打通(设备 - 生产 - 备件 - 成本)” 和 “流程联动(状态监控 - 计划生成 - 故障处理 - 效果评估)”,构建了一套 “全周期、数据化、主动化” 的设备维护体系。其最终价值体现在:


  • 降本:减少过度维护的备件 / 人力浪费,降低故障停机的生产损失;

  • 提效:缩短故障修复时间,提升设备运行效率(OEE);

  • 保值:延长设备使用寿命,降低设备更新换代的资本投入。


目录