行业新闻

新闻中心

23年行业深耕细作,见证成长历程

行业新闻

冲压工厂mes系统应用场景:数字化转型助力生产管控

2025.10.22       阅读:33

在冲压制造领域(如汽车车身冲压、家电五金冲压、精密零件冲压),面对重型设备密集(冲床 / 压力机)、模具依赖度高、生产批量大且换模频繁、安全风险突出、质量与设备参数强关联等核心痛点,MES(Manufacturing Execution System,制造执行系统)成为连接上层 ERP(企业资源计划)与底层设备控制系统(如 PLC)的 “生产中枢”,是解决冲压工厂 “模具难管、效率瓶颈、安全风险、质量追溯难” 的关键工具,其功能设计需深度匹配冲压生产的独特性。


冲压生产的 “重型设备、模具驱动、批量流生产” 特性,决定了其MES系统需在通用功能基础上,强化模具管理、换模优化、安全监控三大差异化模块,具体功能如下:


1. 生产调度与排程


冲压工厂的效率瓶颈多源于 “换模时间长”(如大型汽车冲压件换模需 1-2 小时),因此MES的排程需围绕 “减少换模次数、缩短换模时间” 设计:

  • 智能排程:按 “订单优先级、模具通用性、板材材质” 自动分组排产(如将同模具的 3 个小订单合并生产,避免频繁换模),同时嵌入SMED(快速换模)逻辑,提前规划 “换模准备时间”(如下一订单的模具提前预热、工装夹具预安装);

  • 换模调度:生成可视化 “换模任务单”,明确换模步骤(拆旧模→清洁工作台→装新模→调试参数)、所需工具(扳手、吊具)、责任人,系统实时追踪换模进度(如 “换模已完成 60%,当前步骤:调试压力参数”);

  • 进度监控:实时显示各冲床的 “在产订单、完成率、剩余产能”,当订单延期(如冲床故障)时,自动预警并调整排程(如将任务转移至备用冲床)。


2. 物料管理与余料追溯


冲压物料以 “金属板材” 为主(如冷轧钢板、铝合金板),需关注 “板材批次追溯” 与 “余料利用”(冲压产生的边角料可回收或用于小零件):

  • 板材管理:通过条码 / RFID 扫描,记录板材的 “材质、厚度、批次、供应商、尺寸”,绑定至生产订单,确保 “订单 - 板材” 精准匹配(如汽车车门板需用 1.2mm 冷轧钢,避免错用 0.8mm 板材);

  • 余料追踪:自动记录每批次冲压产生的余料信息(余料尺寸、重量、所属原板材批次),建立 “余料台账”,支持余料优先用于小尺寸零件生产(如用车门板余料生产支架),降低物料浪费;

  • 双向追溯:实现 “板材批次→冲压件”(正向:某批次板材生产的所有零件)、“冲压件→板材 + 模具 + 设备”(反向:某不良零件可追溯至所用板材批次、生产模具编号、冲床参数)。


3. 核心差异化模块


模具是冲压生产的 “核心资产”(一套汽车大型冲压模成本可达数十万至数百万元),其状态直接决定产品质量与生产连续性,因此MES需构建 “从模具入库到报废” 的全流程管理:

  • 模具台账管理:建立数字化模具档案,记录 “模具编号、对应产品、设计图纸、材质、额定寿命(如 10 万次冲压)、维修历史” 等信息,支持按 “模具状态”(在库、在产、维修、报废)分类查询;

  • 模具寿命监控:实时采集冲床的 “冲压次数”,自动计算模具 “已用次数 / 剩余寿命”(如额定 10 万次,当前已用 8 万次,剩余 2 万次),当剩余寿命低于阈值(如 5000 次)时,自动触发 “预防性维护提醒”;

  • 预防性维护:按 “冲压次数 / 使用时长” 生成维护计划(如每冲压 2 万次清洁模具刃口、每 5 万次更换弹簧),记录维护内容(清洁 / 研磨 / 更换配件)、维护人员、维护效果;

  • 故障管理:当模具出现故障(如刃口磨损导致零件毛刺、模具开裂),系统支持 “故障报修→原因分析→维修→验收” 闭环,同时关联质量数据(如某模具故障导致 50 件零件毛刺超标,系统自动标记该批次零件需全检);

  • 模具库存与调度:实时显示模具的 “存放位置(模具架编号)、状态(可用 / 待修)”,排程时自动匹配 “可用模具”,避免因模具缺失导致生产停滞。


4. 生产过程控制与设备数据采集


冲压生产的核心是 “冲床 + 送料机” 的协同运行,需重点监控 “设备参数稳定性” 与 “生产连续性”:

  • 设备数据采集:通过 OPC UA/MQTT 协议,实时采集冲床的 “冲压压力、行程速度、行程次数、工作台温度”,送料机的 “送料精度、送料速度”,同时采集 “模具夹紧状态”(防止模具松动导致事故);

  • 参数防错:系统预设各产品的 “冲压参数范围”(如车门板冲压压力需在 200-220T),当实际压力超出范围(如 230T)时,立即触发设备停机并报警,避免设备过载或零件报废;

  • 模具防错:上模前扫描模具条码,系统校验 “模具编号与订单匹配性”(如订单需用模具 A,避免错装模具 B);

  • 异常处理:当设备出现故障(如冲床液压系统漏油)或生产异常(如零件卡模),操作人员可通过工位终端一键报修,系统自动通知设备维修人员,并记录故障时长对订单进度的影响。


5. 质量管控


冲压件的质量问题(如尺寸偏差、开裂、毛刺)多与 “模具磨损”“设备参数偏差” 直接相关,因此MES的质量管控需 “质量数据 - 模具 - 设备” 联动:

  • 检测数据记录:在 “首件检测”(每批次生产前)、“过程巡检”(每 100 件抽样)、“终检”(批次完成后)环节,记录检测项目(如零件尺寸、外观、平整度),支持手动输入(如卡尺测量值)或自动采集(如三坐标测量仪数据);

  • 不良原因溯源:当出现不良品(如尺寸超差),系统自动关联 “该批次的模具状态”(如模具已用 9 万次,刃口磨损)、“设备参数”(如冲压压力偏低),辅助工程师定位根因(如需研磨模具刃口);

  • 质量报表:生成 “批次合格率趋势图”“不良原因占比图”(如 “毛刺占 40%、尺寸超差占 30%”),同时可按 “模具维度” 分析(如模具 A 的合格率 98%,模具 B 的合格率 92%,需重点维护模具 B)。


6. 设备管理


冲压设备为 “重型机械”(如 2000T 压力机),核心部件(液压系统、传动系统、安全装置)的维护直接影响设备寿命与生产安全:

  • 设备台账:记录冲床、送料机、模具吊具的 “型号、采购日期、额定参数、维修历史”,分类管理设备资产;

  • 预防性维护:按 “设备运行时长 / 冲压次数” 生成维护计划(如冲床每运行 500 小时检查液压油、每 1000 小时校准压力传感器),系统自动提醒维护任务,避免 “事后维修” 导致的长时间停机;

  • OEE 计算:针对冲压特性,OEE(综合效率)计算需扣除 “换模时间”“设备预热时间”,精准反映设备有效产能(如某冲床理论产能 100 件 / 小时,实际因换模耗时 30 分钟,实际产能 80 件 / 小时,OEE 为 80%);

  • 备件管理:记录设备备件(如液压泵、弹簧)的库存、最低安全库存,当备件不足时自动预警,确保维护时备件可用。


7. 差异化模块


冲压设备吨位大(如大型冲床可达数千吨),操作人员面临 “夹伤、砸伤” 等安全风险,因此MES需强化安全监控与违规预警:

  • 安全信号采集:集成冲床的 “安全联锁信号”(如防护门关闭状态、双手启动按钮状态、急停按钮状态),当防护门未关严时,系统禁止设备启动,并弹窗报警;

  • 违规操作记录:记录 “未关防护门启动设备”“单人操作双手按钮” 等违规行为,生成安全违规报表,用于员工安全培训;

  • 安全事件管理:对安全事故(如零件飞溅导致轻微划伤)进行 “事件登记→原因分析→整改措施→验收” 闭环管理,避免同类事件重复发生。


总结


冲压工厂MES系统的核心差异在于 “以模具管理为抓手,以安全监控为底线”,区别于电子厂聚焦元器件追溯,其价值更体现在 “缩短换模时间、延长模具寿命、降低安全风险”。实施时需优先解决 “设备接口适配” 与 “模具数据标准化” 两大基础问题,选择具备冲压行业经验的供应商,才能真正发挥MES对冲压生产的 “提效、降本、保安全” 作用,支撑冲压工厂的数字化转型。


目录