行业新闻

新闻中心

23年行业深耕细作,见证成长历程

行业新闻

东莞制造企业的发展需求:MES系统是 “转型基石”

2025.10.13       阅读:14

作为中国制造业 “重镇” 与 “世界工厂” 核心承载地,东莞制造业以电子信息、机械装备、五金塑胶、纺织服装、光伏新能源等产业为支柱,兼具 “规模化生产” 与 “中小微企业密集” 的特点。然而,随着全球产业链竞争加剧、劳动力成本上升、客户需求向 “多品种、小批量、快交付” 转型,东莞制造企业普遍面临 “生产效率低、质量追溯难、成本控制难、数据断层” 等痛点。MES 系统(制造执行系统) 作为连接 “上层 ERP(企业资源计划)” 与 “下层生产设备” 的核心枢纽,成为东莞制造企业突破发展瓶颈、实现 “数字化转型” 的关键工具。以下从东莞制造业的核心痛点出发,拆解 MES 系统的必要性与核心价值。


除解决现有痛点外,MES 系统更是东莞制造企业应对 “外部竞争” 与 “内部转型” 的核心支撑,契合三大发展需求:


1. 应对 “全球产业链竞争”


随着东南亚制造业(如越南、泰国)以 “更低劳动力成本” 承接中低端制造订单,东莞制造企业的 “低成本优势” 逐渐消失。此时,MES 系统通过提升 “生产效率、质量稳定性、快速响应能力”,帮助企业从 “价格竞争” 转向 “价值竞争”—— 例如,某东莞电子企业引入 MES 后,生产周期从 7 天缩短至 4 天,订单响应速度比东南亚工厂快 50%,成功保住高端客户订单(如苹果、华为供应链订单)。


2. 满足 “客户需求升级”


东莞制造企业的客户(如消费电子品牌、汽车厂商)越来越倾向 “多品种、小批量、快交付” 的订单模式(如某手机品牌每月推出 3-5 款新机型,每款订单量从 10 万件降至 1 万件)。传统 “大批量生产” 模式无法适应,而 MES 系统通过 “柔性排产、快速换产指导”(如某注塑机换产时,MES 推送 “模具更换步骤、工艺参数调整方案”,换产时间从 2 小时缩短至 30 分钟),支撑企业实现 “柔性制造”,满足客户多样化需求。


3. 响应 “政策导向”


东莞市政府近年来密集出台 “数字化转型” 政策(如《东莞市制造业数字化转型实施方案》),明确提出 “到 2025 年,规上工业企业数字化转型全覆盖,中小微企业转型比例超 60%”,并对引入 MES 等数字化系统的企业提供 “最高 500 万元补贴”。MES 系统作为 “智能制造的核心基础”(无 MES 则无法实现生产过程数字化、透明化),成为东莞制造企业获取政策支持、实现 “转型升级” 的 “刚需工具”—— 例如,东莞某五金塑胶企业通过引入 MES,不仅获得 200 万元政策补贴,还成功入选 “广东省智能制造示范项目”,提升行业竞争力。


总结


对于东莞制造企业而言,MES 系统并非 “可选的数字化工具”,而是应对 “成本上升、竞争加剧、需求转型” 的 “生存刚需”,更是实现 “从传统制造向智能制造跨越” 的 “发展基石”。其核心价值可概括为三点:


  • 解决当下痛点:提升生产效率、降低成本、保障质量,直接改善企业经营效益;

  • 适配未来需求:支撑柔性制造、快速响应客户,应对全球产业链竞争;

  • 承接政策红利:符合东莞数字化转型政策导向,获取补贴支持,提升行业竞争力。


无论是电子信息、机械装备等高端制造,还是五金塑胶、纺织服装等传统产业,东莞制造企业引入 MES 系统,本质是 “用数据驱动生产,用数字化替代经验”—— 这既是突破当前发展瓶颈的 “最优解”,也是在 “世界工厂” 转型升级浪潮中 “站稳脚跟” 的关键。


目录