行业新闻

新闻中心

23年行业深耕细作,见证成长历程

行业新闻

MES系统选型陷阱:“数据不标准、不完整”,系统无米之炊

2025.10.23       阅读:30

MES系统实施是一项涉及 “业务流程、数据标准、系统集成、人员协同” 的复杂工程,据行业调研,约40%-60% 的 MES项目存在 “延期上线、功能闲置、未达预期” 等问题,核心原因在于踩中了实施过程中的隐性陷阱。这些陷阱贯穿 “需求定义、选型、落地、运维” 全周期,需结合企业实际场景提前规避,才能确保 MES真正服务于生产优化。


陷阱表现


  • 基础数据混乱:

  1. 物料编码不唯一(如同一电阻有 3 个编码)、BOM 结构错误(漏填元器件型号);

  2. 设备台账缺失(如冲床无额定压力参数、SMT 贴片机无设备 IP 地址);

  3. 工艺路线不清晰(如某产品工序顺序错误,导致 MES排程混乱)。

  • 数据采集 “断链”:未提前规划 “数据采集方式”,如:

  1. 老旧设备(无 PLC 接口)未加装传感器,导致 “设备运行数据采不进系统”;

  2. 人工工位(如外观检测)未配置扫码枪 / PAD,导致 “检测数据需手动录入,效率低且易出错”。

  • 数据质量 “无人管控”:未指定专人负责数据维护,导致 “新增物料未及时录入 MES”“工艺参数更新后系统未同步”。


危害


MES无法正常运行(如 BOM 错误导致物料领用错漏、设备无 IP 导致无法下发指令);

数据失真,基于错误数据的报表(如 OEE、不良率)无法指导决策;

人工补录数据工作量激增,员工抵触情绪加重。


规避策略


  • 数据 “标准化先行”:

成立 “数据标准化小组”(成员包括 IT、生产、工艺、采购),制定统一规则:

  1. 物料编码:采用 “大类 - 中类 - 小类 - 流水号”(如电子厂 “R-01-001-0001” 代表电阻类);

  2. 设备编码:采用 “车间 - 设备类型 - 序号”(如冲压厂 “P-01-001” 代表冲压车间 1 号冲床);

提前 3-6 个月梳理数据,通过 “Excel 模板批量导入 + 人工校验” 确保准确性(如 BOM 准确率需≥99.5%)。

  • 采集 “全链路规划”:

按 “设备类型” 制定采集方案:

  1. 新设备(有 OPC 接口):直接通过 MES对接 PLC 采集数据;

  2. 老旧设备(无接口):加装 “边缘网关 + 传感器”(如压力传感器、行程计数器);

人工工位:配置 “工业 PAD + 扫码枪”,实现 “扫码记录操作,避免手动输入”。

  • 建立 “数据运维机制”:指定 “数据管理员”(如 IT 工程师),负责:

  1. 新增数据(如新产品 BOM)的录入与审核;

  2. 定期(每周)检查数据质量(如物料编码重复、工艺路线错误);

  3. 数据异常的及时修正(如发现 BOM 错误,2 小时内更新)。


目录