行业新闻

新闻中心

23年行业深耕细作,见证成长历程

行业新闻

MES系统在质量管理方面有哪些应用?

2025.11.21       阅读:95

MES(制造执行系统)作为衔接 ERP(企业资源计划)与生产现场的 “桥梁”,其质量管理模块围绕 “全流程数据化、实时管控、闭环追溯” 核心,覆盖从原材料入场到成品出库的全价值链,解决传统质量管理中 “数据滞后、追溯困难、过程失控” 等痛点。以下是其关键应用场景,结合功能特性与实际价值展开:


一、源头把控


原材料质量直接决定成品合格率,MES系统通过标准化入厂检验流程,从源头阻断不合格物料流入生产。


核心功能


  • 检验计划自动关联:根据采购订单、物料编码,自动匹配预设的检验标准(如 AQL 抽样方案、检验项目、合格阈值),支持按物料类别(关键件 / 一般件)差异化检验。

  • 检验数据数字化录入:通过 PDA、扫码枪、检测设备接口(如电子秤、光谱仪)自动采集检验数据,替代人工纸质记录,避免数据录入错误;支持图文记录(如缺陷照片、检测报告上传)。


合格判定与流程联动


  • 合格物料:自动生成 “合格标签”,同步至仓储系统,允许入库、上线;

  • 不合格物料:触发 NCR(不合格品报告),支持 “返工、让步接收、拒收退货” 等处置流程,系统锁定不合格物料,防止误用。

  • 供应商质量追溯:自动统计各供应商的来料合格率、缺陷类型分布,形成供应商质量评级报表,为采购准入、索赔提供数据支撑。


应用价值


  • 杜绝 “不合格料入库” 风险,降低生产过程中的质量隐患;

  • 供应商质量数据可视化,推动供应商迭代优化。


二、过程管控


生产过程是质量形成的核心环节,MES系统通过 “三检制 + 关键工序管控 + 实时预警”,实现过程质量的动态把控。


三检制标准化


首检:新订单、换模 / 换线、工艺变更后,强制触发首件检验,检验合格后系统才允许批量生产,防止批量报废;

巡检:按预设频率(如每小时、每 50 件)自动提醒检验员巡检,记录关键尺寸、工艺参数(如温度、压力、转速)与质量结果;

末检:批次生产结束后,对最后一批产品进行全项检验,确认批次质量一致性。


关键工序特殊管控


  • 对关键控制点(如焊接、涂装、组装)设置 “质量门”,要求必须完成检验并合格后,才能进入下一道工序;

  • 绑定工艺参数与质量数据:通过与 PLC、设备联网,自动采集关键工艺参数(如注塑温度、焊接电流),关联产品质量结果,形成 “参数 - 质量” 映射关系。


SPC统计过程控制


  • 实时采集过程数据(如尺寸、重量、缺陷数),自动生成控制图(X-R 图、P 图、C 图),识别过程波动(如异常点、趋势漂移);

  • 当数据超出控制限时,系统通过声光报警、短信、MES看板实时提醒,触发 “暂停生产 - 原因分析 - 措施执行 - 恢复生产” 的闭环处理。


防错与防呆


  • 条码 / RFID 扫码验证:确认物料、工序、设备、人员的一致性(如防止错料、错工序);

  • 强制流程执行:未完成检验的产品无法流转,关键工序未达标时自动锁定设备。


应用价值


  • 提前发现过程异常,避免批量不合格品产生(减少返工 / 报废成本);

  • 实现 “过程可管、异常可控”,提升产品质量一致性。


三、成品把关


成品检验是产品出厂前的最后一道防线,MES系统确保 “不合格品绝不流出”,同时满足客户追溯需求。


核心功能


  • 检验任务与订单关联:根据生产订单、批次信息,自动生成成品检验任务,明确检验项目(如外观、性能、尺寸、包装)与合格标准(如客户定制要求、行业标准)。

  • 全维度检验数据记录:支持人工录入与设备自动采集(如性能测试设备数据对接),记录每台 / 每批次产品的检验结果,形成 “成品质量档案”。


合格判定与放行控制


  • 合格产品:系统生成 “合格证书”“出库放行单”,同步至 WMS 系统,允许出库;

  • 不合格产品:触发 NCR 流程,分类处置(返工、返修、报废),并记录处置结果与原因。

  • 客户订单质量追溯:关联客户订单与成品批次,记录发货数量、检验结果,支持按客户、订单号快速查询对应产品的质量数据。


应用价值


  • 满足客户对产品质量的合规性要求(如汽车、医疗行业的出厂检验证明);

  • 杜绝不合格品流入市场,降低客户投诉与召回风险。


四、追溯核心


追溯是质量管理的核心需求(尤其适用于食品、医药、汽车等行业),MES系统通过 “批次追溯 + 基因追溯”,实现 “从原料到成品,从成品到源头” 的双向追溯。


核心功能


  • 正向追溯:查询某一批次原料→用于哪些订单→生产了哪些成品→发货至哪些客户;

  • 反向追溯:查询某一台 / 批次成品→使用了哪些原料(供应商、批次、检验结果)→生产时间、工序、设备、操作员→检验员、检验数据。

  • 追溯载体标准化:通过唯一批次号、序列号、条码 / RFID,将原料、半成品、成品、设备、人员、工艺参数等数据 “绑定”,形成 “追溯链”。

  • 快速召回支持:当出现质量问题时,通过批次号快速定位受影响的产品范围(生产数量、发货客户、库存数量),大幅缩短召回响应时间,降低召回成本。


应用价值


  • 满足行业合规要求(如 GMP、ISO 9001、IATF 16949);

  • 质量问题快速定位根因,减少客户投诉与品牌损失。


五、闭环改进


MES系统不仅记录质量问题,更通过 “问题分析→措施执行→效果验证” 的闭环,推动质量持续改进。


核心功能


  • 不合格品上报:支持生产现场、检验员、客户等多渠道上报,记录缺陷描述、照片、发生位置(工序 / 设备);

  • 原因分析:支持 5Why、鱼骨图等分析方法,记录根本原因(如物料缺陷、设备故障、操作失误、工艺不合理);

  • 纠正 / 预防措施:制定改进措施(如更换供应商、设备维护、人员培训),明确责任人与完成期限,系统跟踪措施执行进度;

  • 效果验证:验证改进措施后的质量数据(如合格率提升、缺陷率下降),形成闭环记录。


质量数据分析与可视化


  • 多维度报表:生成合格率、缺陷率、不良品 Top5、供应商质量排名、工序质量波动等报表;

  • 可视化看板:通过车间大屏、PC 端展示实时质量数据(如当日合格率、异常预警数、未闭环 NCR 数量),管理层实时掌握质量状态;

  • 根因分析工具:通过柏拉图(二八原则)识别关键质量问题(如 80% 的缺陷来自 2 个工序),为改进提供数据支撑。

  • PDCA 循环支持:将质量数据与 PDCA 循环结合,跟踪每一轮改进的效果,形成 “数据驱动改进” 的良性循环。


应用价值


  • 质量问题不再 “不了了之”,形成闭环管理;

  • 从 “事后补救” 转向 “事前预防”,持续提升产品质量水平。


六、延伸应用


MES系统的质量管理并非孤立,而是与生产、设备、人员等模块深度集成,形成 “大质量” 管理体系:

  • 与设备管理集成:关联设备维护记录(如保养、维修)与质量数据,分析设备状态对质量的影响(如设备精度下降导致的尺寸偏差);

  • 与人员管理集成:记录操作员资质、培训情况与质量数据,分析人员技能对质量的影响(如未培训人员的操作缺陷率更高);

  • 与工艺管理集成:当工艺变更时,自动更新检验标准与 SPC 控制限,确保检验与工艺同步;

  • 与 ERP 集成:将质量数据(如合格率、返工成本、报废成本)同步至 ERP,用于成本核算、采购决策、客户结算。


目录