行业新闻

新闻中心

23年行业深耕细作,见证成长历程

行业新闻

MES系统对提高生产效率有哪些帮助

2025.10.10       阅读:43

MES系统(制造执行系统)对提高生产效率的帮助,核心在于打通生产全流程的数据断层、消除管理冗余、优化资源配置,从 “被动应对问题” 转向 “主动预防与高效协同”,具体可从 6 个关键维度体现:


一、缩短生产周期


生产周期长的核心痛点是 “工序等待、信息滞后、排程不合理”,MES通过 3 大动作直接缩短周期:


智能排程,避免 “无效等待”


传统人工排程依赖经验,易出现 “某工序过载、某设备闲置”(如 A 车间堆着 50 个订单,B 车间设备空转)。MES可结合订单优先级、设备产能、物料齐套性自动生成最优排程(如紧急订单优先分配设备,缺料订单自动延后),并实时同步给车间各环节,避免 “前工序做完,后工序没准备” 的等待。


实时进度追踪,快速解决 “卡壳点”


管理人员通过 MES看板(PC / 移动端)实时查看每道工序的完成进度(如 “注塑工序完成 80%,组装工序待料”),一旦发现某环节延误(如设备故障、不良

品堆积),可立即调配资源(如临时加派人员、启用备用设备),避免问题扩散导致全流程卡顿。


减少 “返工 / 补产” 浪费


MES在关键工序设置 “质量校验节点”(如零件尺寸检测、焊接质量检查),只有合格产品才能进入下工序,避免 “成品检出问题后全流程返工”。某汽车零部件厂用 MES后,因质量问题导致的返工率从 8% 降至 2%,直接减少返工占用的生产时间。


二、提升设备利用率


设备是生产的核心资源,其利用率(OEE,设备综合效率)直接决定产能,MES通过 “预防维护 + 高效调度” 提升设备效率:


预防性维护,减少 “非计划停机”


传统设备管理是 “坏了再修”,停机时间长(如机床故障后,等维修人员、找配件可能耗时 1-2 天)。MES可根据设备运行时长、加工次数、关键参数(如温度、转速) 自动触发维护提醒(如 “机床运行 1000 小时需换油”“模具使用 500 次需校准”),提前安排维护,将非计划停机时间减少 30%-50%。


故障快速响应,缩短 “停机修复时间”


设备故障时,工人可通过 MES移动端 “一键报修”,系统自动推送故障信息给维修人员,并附带 “历史故障解决方案”(如 “上次同类故障是传感器损坏,更换后恢复”),避免维修人员 “盲目排查”。某家电厂用 MES后,设备故障平均修复时间从 4 小时缩短至 1.5 小时。


优化设备负载,避免 “忙闲不均”


MES实时统计各设备的负载率(如 “设备 A 负载 100%,设备 B 负载 30%”),排程时自动将订单分配给闲置设备,避免部分设备 “连轴转”、部分设备 “长期闲置”,提升整体设备利用率。


三、减少物料浪费


物料浪费(如原料错用、过量消耗、丢失)是生产效率的隐形损耗,MES通过 “全流程追溯 + 实时监控” 降低浪费:


物料精准追溯,避免 “错用 / 混用”


MES给每批原料、半成品、成品分配唯一 “二维码 / 条码”,扫码即可关联 “物料规格、批次、用途”—— 如家具厂生产定制衣柜时,扫码确认 “板材型号与订单匹配”,避免用错原料导致的报废;电子厂组装时,扫码确认 “零件批次合格”,避免因原料问题导致的成品不良。


实时监控物料消耗,减少 “过量领用”


传统人工领料易出现 “多领、漏领”(如工人为图方便一次领 3 天的料,导致物料堆积或丢失)。MES可根据 “生产订单 BOM(物料清单)” 自动计算 “应领物料量”,工人扫码领料时系统自动校验,超量领用需审批;同时实时统计 “实际消耗 vs 理论消耗”,一旦出现 “某工序消耗远超标准”(如板材切割损耗从 5% 升至 12%),立即提醒管理人员排查(如是否是设备精度问题、工人操作问题),从源头减少浪费。


优化库存周转,避免 “物料积压”


MES实时同步 “车间在制品库存、成品库存”,并回传至 ERP 系统 —— 如当成品库存达到预警值时,自动减少后续生产计划;当某原料库存不足时,提前触发采购提醒,避免 “停工待料”。某五金厂用 MES后,车间在制品库存减少 35%,库存周转效率提升 25%。


四、提升人员效率


人员效率低的核心是 “任务不清晰、考核无依据、协作断层”,MES通过 “任务透明化 + 数据化考核” 激活人员效能:


任务精准分配,避免 “瞎忙”


MES将生产计划拆解为 “工序级任务”(如 “工人 A 负责上午 10 台设备的组装,工人 B 负责下午 5 台设备的检测”),并通过移动端推送给工人,工人清晰知道 “该做什么、做多少、什么时候完成”,避免 “部分人没事做、部分人做不完” 的混乱。


数据化报工,减少 “统计耗时”


传统人工报工(工人填纸质表单,文员录入系统)耗时且易出错(如漏填、错填数量)。MES支持工人 “扫码报工”—— 完成 10 个零件加工后,扫码选择 “合格 9 个、不良 1 个”,系统自动统计产量、工时,数据实时同步至管理端,无需人工二次录入。某玩具厂用 MES后,报工时间从每天 2 小时缩短至 10 分钟,文员工作量减少 80%。


基于数据的考核,激发 “主动效率”


MES自动统计每个工人 / 班组的 “产量、合格率、工时利用率”(如 “工人 A 本月产量 1200 件,合格率 99%;工人 B 产量 1000 件,合格率 95%”),管理人员可基于真实数据制定考核标准(如合格率达标奖励、超额产量提成),避免 “凭印象评优”,倒逼员工主动提升效率。某服装厂用 MES后,员工人均日产量提升 15%。


五、消除 “信息孤岛”


生产效率低的重要原因是 “信息不通”—— 销售部不知道车间进度、采购部不知道物料消耗、质量部不知道问题根源,导致 “决策滞后、协同低效”,MES通过 “数据打通” 解决这一问题:


打通 “ERP-MES- 设备” 数据闭环


  • 上层 ERP:将销售订单、物料采购计划同步给 MES;

  • 中层 MES:将生产进度、物料消耗、设备状态回传给 ERP,同时将生产指令、工艺参数下发给底层设备;

  • 底层设备:将运行数据(如转速、温度)上传给 MES。


跨部门协同 “一键同步”


  • 质量部:发现某批次零件不良,通过 MES标记 “禁用”,车间生产端立即收到提醒,避免误用;

  • 仓储部:通过 MES查看 “车间明天需领用 100 套零件”,提前备货,避免车间领料时等待;

  • 维修部:通过 MES实时接收设备故障报修,无需车间电话沟通,响应速度提升 50%。


六、数据驱动优化


生产效率的持续提升,依赖于 “发现问题 - 分析原因 - 解决问题” 的闭环,MES通过数据报表提供 “改进依据”:


多维度效率报表,定位 “低效环节”


MES自动生成以下报表,帮助管理人员找到瓶颈:


  • 设备效率报表:哪台设备 OEE 最低(如 “机床 3 月 OEE 仅 60%,因故障频发”);

  • 工序效率报表:哪道工序耗时最长(如 “焊接工序平均每件耗时 15 分钟,远超标准 10 分钟”);

  • 人员效率报表:哪个班组合格率最低(如 “班组 C 合格率 88%,因新员工操作不熟练”)。


根因分析,避免 “重复踩坑”


针对低效 / 问题环节,MES可追溯 “关联数据”:如某工序不良率突增,可通过 MES查看 “是否是原料批次更换、设备参数调整、操作人员变动”,找到根因(如 “新换原料硬度不达标”),进而优化采购标准或工艺参数,避免问题重复发生。


综上,MES系统并非 “单纯的软件工具”,而是通过优化流程、盘活资源、消除浪费、数据赋能,从 “生产全链条” 提升效率 —— 不仅能解决 “当下的效率低问题”,更能为长期的生产优化提供数据支撑,是制造企业从 “传统粗放生产” 转向 “高效精细管理” 的核心抓手。


目录