新闻中心
23年行业深耕细作,见证成长历程
23年行业深耕细作,见证成长历程
2025.10.13 阅读:10
太阳能光伏行业的生产流程具有连续化、高精密、强合规性特点(涵盖硅料 / 硅片、电池片、组件三大核心环节,各环节工艺差异显著),其 MES 系统需围绕 “质量追溯、工艺管控、效率提升、成本优化” 四大核心目标设计。以下是光伏 MES 系统的核心功能模块,结合各生产环节的特性展开说明:
光伏生产需应对 “多规格订单、设备产能波动、物料齐套性” 等问题,该模块是生产执行的 “指挥中枢”:
订单拆解与任务分配:将客户订单(如不同功率的组件订单)拆解为硅片切割、电池片镀膜、组件封装等工序任务,自动分配至对应车间 / 产线,支持 “按订单优先级”“按设备负荷” 等多维度排程策略。
动态排程与调整:当出现设备故障、物料短缺时,系统可实时计算产能缺口,自动调整排程计划(如将待加工任务转移至备用产线),并同步推送至车间终端,避免生产中断(例如电池片产线的 PECVD 设备故障时,快速调配相邻设备补位)。
排程可视化:通过甘特图、产线看板直观展示各工序进度、设备占用情况,方便生产管理人员实时监控和调整。
光伏生产各环节工艺差异大(如硅片的切割、电池片的镀膜 / 印刷、组件的层压 / 焊接),MES 需针对不同环节设计精细化执行功能:
工序启停与数据采集:
硅片环节:实时采集切割设备的切割速度、钢线张力、冷却液温度等参数,监控硅片厚度、崩边率等质量指标,避免因参数异常导致硅料浪费。
电池片环节:跟踪 PECVD 镀膜的温度、压力、气体流量,以及丝网印刷的浆料厚度、对齐精度,确保电池片转换效率达标;同时记录每片电池片的 “镀膜时间、印刷工位” 等信息,为后续追溯提供依据。
组件环节:监控层压设备的温度、压力、层压时间,以及 EL(电致发光)检测的缺陷位置(如隐裂、断栅),对不合格组件自动触发 “返工流程”,并记录返工人员、返工步骤。
工单管理:生成唯一的 “工序工单”,绑定物料批次(如硅片批次、电池片批次),工人通过扫码(工单二维码 / 物料条码)确认开工 / 完工,系统自动记录工时、产量,避免人工统计误差。
异常预警与处理:当工艺参数超出预设阈值(如切割钢线张力过高),系统立即通过车间声光报警、管理人员 APP 推送预警信息,并提供 “异常原因库”(如钢线磨损、设备校准偏差)供参考,同时记录异常处理过程(处理人、处理方案、恢复时间),形成闭环管理。
光伏产品对质量要求极高(如组件需满足 25 年使用寿命,电池片转换效率需符合行业标准),且需应对客户、监管机构的追溯需求,该模块是合规性与质量保障的核心:
全流程质量检测管理:
来料检验(IQC):记录硅料、银浆、玻璃等原材料的检验结果(如硅料纯度、银浆电阻率),不合格物料自动标记 “冻结”,禁止流入生产环节。
过程检验(IPQC):在关键工序(如电池片镀膜后、组件层压后)设置 “检验节点”,系统强制要求检验员录入检测数据(如电池片转换效率、组件 EL 检测结果),支持 “抽样检验”“全检” 两种模式(如组件 EL 检测需 100% 全检)。
成品检验(FQC):记录组件的外观、功率、绝缘性能等终检数据,生成 “成品检验报告”,合格产品才能入库。
全生命周期追溯:
正向追溯:通过 “成品 SN 码” 可查询该组件所用的硅片批次、电池片批次、玻璃 / 背板供应商,以及各工序的加工设备、操作人员、工艺参数(如层压温度、焊接时间)。
反向追溯:当某批次硅料被检出质量问题时,系统可快速定位 “该批次硅料加工的所有硅片、电池片、组件”,并生成追溯清单,支持企业快速召回或隔离问题产品(避免问题产品流入市场)。
质量分析与改进:自动统计各环节的不良率(如硅片崩边率、电池片隐裂率),通过柏拉图、趋势图展示不良原因分布(如 “30% 隐裂源于印刷对齐偏差”),为工艺优化提供数据支撑(如调整丝网印刷的定位参数)。
光伏生产高度依赖精密设备(如切割机床、PECVD 设备、层压机),设备停机将直接导致产能损失,该模块旨在提升设备利用率(OEE):
设备台账管理:建立设备全生命周期档案,记录设备型号、采购日期、校准周期、维修历史、备件更换记录(如 PECVD 设备的石英舟更换时间),确保设备信息可查、可追溯。
预防性维护(PM):根据设备运行时长、工艺参数衰减规律(如切割钢线的使用寿命与切割次数相关),自动生成 “预防性维护计划”(如 “每切割 5 万片硅片更换钢线”“每月校准 PECVD 温度传感器”),并推送提醒至设备维护人员;维护完成后,记录维护内容、所用备件,更新设备状态。
故障维修管理:设备故障时,操作人员可通过车间终端发起 “维修工单”,系统自动分配给对应维修工,并推送设备历史故障记录、维修手册;维修完成后,记录故障原因(如 “电机轴承磨损”)、维修时长,分析故障频次,为设备改造或备件库存优化提供依据。
设备 OEE 分析:自动计算设备综合效率(OEE = 时间利用率 × 性能利用率 × 合格率),分析停机原因(如 “20% 停机源于预防性维护,15% 源于突发故障”),帮助企业识别设备管理短板。
光伏生产涉及大量物料(如硅片、电池片、银浆、玻璃、铝边框),且物料价值高(如银浆单价昂贵),需精准管控物料流转,避免浪费或丢失:
物料追溯与流转跟踪:通过 “物料条码 / RFID” 绑定物料批次信息,记录物料从 “入库→领用→工序流转→成品入库” 的全流程位置(如 “硅片批次 A 从原料库领出,进入切割车间 1 号机”),实时查询物料状态(如 “在制、待检、合格、不合格”)。
物料消耗管控:根据生产工单 BOM(如 “1 片组件需 60 片 166mm 电池片”),设定物料消耗定额,系统实时对比 “实际消耗 vs 定额消耗”(如某组件工单实际消耗 62 片电池片),超定额时自动预警,分析原因(如 “切割损耗过高”“装配废品率高”)。
车间库存管理:管理车间内的 “在制品库存”(如待镀膜的电池片、待层压的组件半成品),自动生成库存盘点任务,支持 “扫码盘点”,确保账实相符;同时根据生产计划,自动触发 “物料领用申请”(如组件车间需领用玻璃,系统提前向原料库发送领用需求)。
光伏 MES 需实时采集海量生产数据(设备参数、质量数据、物料数据),并通过数据分析为管理决策提供支撑:
多维度数据采集:
设备数据:通过 OPC UA、PLC 对接等方式,实时采集设备运行参数(如切割速度、镀膜温度)、状态信号(如 “运行、停机、故障”)。
人工数据:通过车间终端(PDA、扫码枪)录入人工操作数据(如检验结果、返工记录)。
物料数据:通过条码 / RFID 扫描,采集物料批次、流转信息。
生产报表与分析:
生产效率报表:统计各产线 / 工序的产量、工时、人均效率,对比不同班次、不同日期的生产表现(如 “甲班组件产量比乙班高 5%,因甲班设备停机时间更短”)。
质量分析报表:分析各环节不良率趋势、不良原因分布,如 “近一周电池片隐裂率上升 3%,源于 PECVD 镀膜温度波动”。
成本分析报表:统计单工序 / 单产品的物料成本(如 “1 片组件的银浆消耗成本”)、设备能耗成本,识别成本优化空间(如 “通过调整印刷参数,银浆消耗降低 2%”)。
可视化看板:在车间、管理层办公室部署电子看板,实时展示生产进度、设备 OEE、不良率、订单完成率等核心指标,实现 “生产状态透明化”。
光伏企业通常已部署 ERP(如 SAP、用友)、WMS(仓库管理系统)、PLM(产品生命周期管理)等系统,MES 需与这些系统无缝集成,实现数据互通:
与 ERP 集成:接收 ERP 的生产订单、BOM 数据,向 ERP 反馈生产进度、成品入库信息、物料消耗数据,确保 “生产计划与财务核算、采购计划” 联动(如 ERP 根据 MES 反馈的物料消耗,自动触发采购申请)。
与 WMS 集成:向 WMS 发送物料领用需求、成品入库指令,接收 WMS 的物料库存数据、入库确认信息,避免 “物料短缺导致生产停滞” 或 “成品积压”。
与 PLM 集成:接收 PLM 的工艺文件(如电池片镀膜工艺参数、组件装配流程),确保生产执行的工艺标准与研发设计一致;同时向 PLM 反馈生产过程中的工艺问题(如 “某镀膜工艺参数在实际生产中合格率低”),支撑工艺迭代优化。
除上述通用核心功能外,光伏 MES 还需满足行业特殊需求:
高纯度 / 高精密要求:如硅片切割环节需控制微米级的厚度偏差,MES 需支持 “高精度参数采集”(如精度达 0.001mm 的厚度检测数据),并与质检设备联动,确保参数超标时立即停机。
合规性要求:如欧盟 “光伏产品 CE 认证”、国内 “金太阳认证” 等,MES 需记录产品全流程数据,生成符合认证要求的追溯报告,方便监管机构核查。
多工厂协同:大型光伏企业通常有多个生产基地(如硅片厂在新疆、组件厂在江苏),MES 需支持 “多工厂数据汇总”,总部可实时监控各基地生产进度、质量水平,实现协同调度。
综上,光伏 MES 系统的核心是 “以数据为核心,覆盖生产全流程,适配行业工艺特性,打通信息孤岛”,最终帮助企业实现 “提质、降本、增效、合规” 的目标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