行业新闻

新闻中心

23年行业深耕细作,见证成长历程

行业新闻

设备利用率低的应对措施:MES系统如何帮助提升设备利用率?

2025.08.20       阅读:58

MES(制造执行系统)通过打通生产计划、设备运行、过程管理与数据分析的全流程,从实时监控、智能调度、预防维护、效率分析等多个维度提升设备利用率,具体机制如下:


一、实时监控设备状态,减少 “隐性停机”


设备利用率低的核心原因之一是 “非计划停机”(如故障、闲置、待料等),但传统人工巡检难以实时发现问题。MES系统通过以下方式解决:


  • 数据实时采集:通过物联网(IoT)连接设备传感器(如 PLC、传感器、智能仪表),实时采集设备的运行状态(运行 / 停机 / 故障)、参数(转速、温度、压力)、产量等数据,形成可视化看板(如设备状态甘特图、停机报警列表)。

  • 异常实时报警:当设备出现异常(如超温、停机、参数偏离标准)时,MES系统立即触发报警(声光、短信、系统弹窗),并自动推送至责任人(维修工、班组长),避免 “小问题拖成大故障”。例如:某设备因轻微卡料导致停机,MES系统在 1 分钟内报警,维修人员 10 分钟内处理,较传统人工发现(平均 30 分钟)缩短 20 分钟停机时间。


二、优化生产排程,平衡设备负荷


设备利用率低的另一常见问题是 “负荷不均”(部分设备过载、部分闲置),MES系统通过智能排程实现资源最优分配:


  • 基于设备产能的排程:MES系统结合设备的额定产能、当前负荷、维护计划等数据,在接收 ERP 生产计划后,自动将任务分配给 “最适合” 的设备(如优先分配给负荷低、效率高的设备)。例如:某车间有 3 台冲压机,MES系统根据历史数据发现 A 机换模时间比 B 机短 20%,则优先将小批量订单分配给 A 机,减少闲置。

  • 动态调整排程:当设备突发故障或订单变更时,MES系统自动重新计算排程,将任务转移到其他可用设备,避免因单台设备停机导致整体产能闲置。


三、预防性维护,减少 “故障停机”


传统 “事后维修” 会导致设备长时间停机,而 MES系统通过预防性维护延长设备 “可用时间”:


  • 维护计划自动化:MES系统根据设备的运行时长、历史故障率、制造商建议(如 “每运行 100 小时需润滑”),自动生成预防性维护计划(如每日点检、每周保养、每月大修),并关联生产计划(避免在高负荷时段安排维护)。

  • 维护过程追踪:维护人员通过 MES系统接收任务,记录维护内容(如更换零件、调整参数),系统自动更新设备 “健康档案”。例如:某机床历史数据显示 “每 500 小时易出现轴承磨损”,MES系统在 480 小时时提醒维护,避免突发故障导致 8 小时停机。

  • 备件管理联动:MES系统关联仓库系统,当维护计划需要备件时,提前预警库存不足,避免因 “缺件” 导致维护延迟。


四、分析设备效率瓶颈,持续改进


MES系统通过数据积累与分析,找到利用率低的根本原因(如换模时间长、小停机频繁),推动针对性优化:


  • OEE(整体设备效率)计算:MES系统自动计算设备的 OEE(= 可用性 × 性能 × 质量),拆解低效率的具体环节(如可用性低因停机多、性能低因速度慢)。例如:某设备 OEE 仅 60%,分析发现 “换模时间占比 30%”,后续通过快速换模(SMED)优化,换模时间缩短 50%,OEE 提升至 75%。

  • 历史数据追溯:MES系统存储设备的长期运行数据(如每日停机原因、产量波动、参数变化),通过趋势分析发现规律(如 “每周一上午设备故障率高于其他时段”,可能因周末闲置后启动不当),进而制定改进措施(如周末停机前规范关机流程)。


五、规范操作流程,减少 “人为低效”


设备利用率也受员工操作影响(如误操作导致故障、未按最优参数运行),MES系统通过标准化管理减少人为干扰:


  • 操作指导数字化:MES系统将设备标准操作流程(SOP)嵌入系统,员工开机前需确认 SOP,避免因操作不规范导致的设备损耗或效率低下。

  • 绩效关联激励:MES系统将设备利用率与班组 / 员工绩效挂钩(如 “设备有效运行时间达标率”),激励员工主动关注设备状态(如及时反馈小故障、优化运行参数)。


总结


MES系统通过 “实时监控 - 智能调度 - 预防维护 - 数据分析 - 规范操作” 的闭环管理,将设备从 “被动响应” 转为 “主动优化”,核心是减少 “非增值时间”(停机、闲置、低效运行),最终提升设备的实际产出能力。据行业数据,MES系统可使设备利用率平均提升 15%-30%,尤其在离散制造(如汽车、机械)和流程制造(如化工、食品)中效果显著。


目录